>>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建设美丽新宁夏
固原:打好农业高质量发展底色
2020-03-06 08:48:58   
2020-03-06 08:48:58    来源:宁夏日报

<p>  金融支农解决农户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p>

金融支农解决农户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

<p>  线上办理贷款更方便。</p>

线上办理贷款更方便。

  “今年我计划用贷款扩大店铺,把生意做大,再多养几头牛。”2月28日,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新三营村马利云在固原农村商业银行三营支行贷款,银行工作人员用电脑在线操作,十几分钟完成签字、放贷。

  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候,春耕备耕尤为紧迫,固原农商行发挥金融服务“三农”主力军作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春耕支农工作,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马利云成为金融支农的获益者之一。

  “今年,银行计划投放涉农贷款19亿元。”固原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虎秉铎介绍,通过春耕支农贷款帮助农民赢在春天。

  (一)

  马利云在农忙之余,和妻子在三营镇街道开了一家副食店,出售自制烤馍、馓子和糕点等食品,纯手工制作味美价廉,店铺生意兴隆,但因店面小、设备少限制了发展。

  春季贷款开始后,马利云向银行申请5万元贷款,用于扩大店铺、增加设备。

  今年,固原农商行推出授信便民措施,开通手机银行、黄河e贷等线上贷款业务,个人第一次在柜台注册电子信息后,3年内不用到柜台办理,可通过电子银行随用随贷。同时,固原农商行把柜台前移到田间地头,组织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办理贷款业务。

  在原州区中河乡黄沟村养殖大户王一强家,78头牛按照育肥牛、基础母牛、牛犊分类圈养。王一强申请40万元贷款,农商行工作人员携带移动设备上门办理。

  “有了这笔贷款,购买草料、贩牛就有了保证。”王一强签字确认后高兴地说。

  2015年,看好养殖业前景的王一强和父亲商量后,拿出做毛皮生意积攒的180多万元修建牛棚、购买牛羊。当年,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和技术,导致120多只羊、80多头牛大半病死,一年辛苦下来,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亏损了30多万元。

  吃一堑长一智,不服输的王一强到周边养殖场学技术,逐渐掌握了科学配料方法,学会了牛只基础疾病预防。2017年,王一强东山再起,贷款20多万元养牛,当年就赚了40多万元。

  有了金融贷款支持,王一强养牛走上了正轨,年年都有几十万元进账。自己的日子好过了,他又帮助村里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养牛致富。

  “作为服务‘三农’主力银行,必须优先保障农村、农业、农民的信贷资金需求。”虎秉铎说。

  (二)

  “去年,银行累计放贷16亿元,不良贷款4400多万元,约占贷款总额的0.8%。”固原农商行负责信贷业务的副行长丁伟介绍,当地群众依靠贷款发展产业尝到了甜头,还款积极性提高了。“大多不良贷款是因贷款人家庭发生不可抗拒的意外造成,主观拖欠贷款的很少。”

  2019年,固原农商行三营支行放贷1.2亿元,恶意欠款为零。今年,三营支行决定扩大贷款规模,放贷2亿元。

  养殖、种植产业是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农商行决定实施整村授信,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支持涉农产业发展。

  今年,固原农商行把原州区11个乡镇153个行政村全部纳入授信范围,让金融惠民便民服务覆盖每个村组,确保每位村民都能享受到金融惠民政策。整村授信后,农户最高可贷款50万元。

  随着银行实施各种便民措施,涉农支农贷款稳步增长,立春以来的贷款较年初增长5.9亿多元。

  “贷款2000万元够不够?有困难随时联系我们解决。”日前,丁伟等人来到原州区黄铎堡镇的固原三鼎马铃薯制品有限公司,了解该企业生产情况后说。

  “库房里还有2800多吨精淀粉,积压资金30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殷喜龙表示,疫情期间淀粉外运困难,时下正值企业加工、维修保养期,淀粉销售不畅,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

  “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对银行上门解决困难的做法,殷喜龙非常感动。

  今年,固原农商行加大对涉农企业扶持力度,提高贷款比例,开通贷款绿色通道,设立“春耕支农金融服务专柜”,在风险可控范围内简化贷款手续,助力农户春耕备耕,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瓶颈。(记者 剡文鑫)

【编辑】:李瑶
【责任编辑】:姚振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